牛年锹甲新种接连出现,又来个泰雅圆翅锹 | 罗氏虫社

作者:罗氏虫社 时间:2021-03-08

 

2021年第07期

前言:上期我们分享了我国台湾地区的昆虫爱好者林敬智先生新发表的宇老深山锹,今天我们继续来分享林先生(第二作者为周文一先生)3月分新刊发的圆翅锹新种。

此次刊发新种名为泰雅圆翅锹(检视了103个标本之后),拉丁学名:Neolucanus atayal,发表于法国 Faunitaxys 期刊2021年3月第9卷第7期。

小知识:种小名“atayal”源于台湾原住民“泰雅族”(笼统上属于高山族),本种现有已知的两个产地桃源市复兴区和新竹县尖石乡均为泰雅族的传统领地。

1、泰雅圆翅锹概况:

基本信息:泰雅圆翅锹仅分布于我国台湾北部(桃源市、新竹县),产地较为狭窄,栖息地海拔约为1400~1700m,数量整体较稀少,成虫属于日行性昆虫,无趋光性,属于小型圆翅锹(也是当前台湾同属物种中体型最小的物种),雄虫体长约为18.8-26mm。

约1400m海拔的栖息地环境(引用自文献)

约1400m海拔的栖息地环境(引用自文献)

整体特征:泰雅圆翅锹成虫体色为黑色,雄虫大颚短,整体较直仅端部向内弯曲,内缘有5~6枚不规则齿突;头部呈梯形有细小不规则刻点,复眼完全被眼眦分开,眼缘处为最宽。

泰雅圆翅锹野外生态照(引用自文献)

泰雅圆翅锹野外生态照(引用自文献)

前胸背板表面不均匀分布有非常细小的刻点,侧缘前角圆润;鞘翅上有细小稀疏的刻点,两侧各有一条微隆起的纵向条纹,两侧边缘凸出;前足胫节基部强烈扩张,外侧缘有4枚(左)或3枚(右)刺突。

此次文献未对雌虫做详细描述。

泰雅圆翅锹模式标本图(引用自文献)

泰雅圆翅锹模式标本图(引用自文献)

2、泰雅圆翅锹区分辨识

作者在此次刊发的文献中将中华圆翅锹台湾亚种(Neolucanus sinicus taiwanus)升级独立物种,既台湾圆翅锹(Neolucanus taiwanus)。

注:日本むし社2010年版的《世界のクワガタムシ大図鑑》(藤田宏著,Plate49/No301/P109,见下图)曾经也将此种定为独立种。

在检视了不同地区采集的标本后(包括当初日本水沼哲郎发表的中华圆翅锹台湾亚种模式标本),认为此种有自己的地理形式,有分类学上的意义。但文献中并未给出该种和中华圆翅锹的具体差异分析,比如生殖器及遗传基因等方面。

泰雅圆翅锹和台湾圆翅锹(中华圆翅锹台湾亚种)较为相似,可通过以下外观特征区分:

雄虫大颚更为短小,且上侧缘没有小齿突;前胸背板后缘切角锐利,而台湾圆翅锹较光滑,且前胸狭窄未像台湾圆翅锹般突出;小盾片小而扁平,鞘翅表面多少有些光泽,侧面观察显得较为平坦;体型较小,鞘翅较长;前足胫节较宽,后跗节较短;后胸腹板突起窄于台湾圆翅锹。

雅泰圆翅锹(A~B)和台湾圆翅锹(C~D)差异(引用自文献)

雅泰圆翅锹(A~B)和台湾圆翅锹(C~D)差异(引用自文献)

此外,台湾圆翅锹(中华圆翅锹台湾亚种)栖息地集中于300~900m海拔区间,也可作为辨识点之一。

雅泰圆翅锹和台湾圆翅锹差异统计表(引用自文献)

雅泰圆翅锹和台湾圆翅锹差异统计表(引用自文献)

后记:不得不说,我国的锹甲资源真的是丰富,近几年可以说每年都有锹甲新种发表且涉及到各属,相信后续还将有不少锹甲新种出现。

参考文献: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Neolucanus Thomson, 1862 from Taiwan, with new localities record of N. taiwanus (Coleoptera, Lucanidae),Faunitaxys, 9(7), 2021 : 1 – 9

以上如有错误还望指正,感谢阅读!

注:欢迎转载,标明出处即可!

End

往期回顾‍

宇老深山锹,牛年首个锹甲新种发表|罗氏虫社

国内黄边鬼艳锹到底有几个亚种?|罗氏虫社

#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这些兜锹统统为二级保护

 

随便看看

虫虫资讯 识虫辨虫 饲养培育 虫社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