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2期:闲话兜锹,刀锹甲族中与众不同的单一物种属
作者:罗氏虫社 时间:2022-09-19
2022年第12期
前言:今天闲聊下刀锹族中的单一物种属。
刀锹族(Dorcini)可以说是锹甲中物种最丰富的族之一,其包含有22个属,涵盖了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锹甲物种,比如大锹、扁锹、锯锹、叉角锹、小刀锹等等,而这22个属中也有一些单一物种的冷门属,一属一种,估计很多虫友没听说过。
今天我们就挑这些物种来聊聊!
刀锹族基本概况
刀锹族22个锹甲属,按字母顺序排列分别为:
阿锹属(Aulacostethus Waterhouse, 1869)
Chewlucanus Ikeda & Katsura, 2000
怪刀锹属 (Digonophorus Waterhouse, 1895)
†Dorcasoides Motschulsky, 1856
刀锹/大锹属(Dorcus Macleay, 1819)
前锹属 (Epidorcus Séguy, 1954)
Eulepidius Westwood, 1874
小刀锹属( Falcicornis Planet, 1894)
孔锈锹属(Foraminis Nagai, 2010)
黑锈锹属 (Gnaphaloryx Burmeister, 1847)
六节锹/叉角锹属 (Hexarthrius Hope, 1842)
钳锹属(Kirchnerius Schenk, 2009)
姬扁锹属 (Metallactulus Ritsema, 1885)
微锹属(Microlucanus Bomans & Bartolozzi, 1993)
双钩锹属( Miwanus Huang & Chen, 2013)
Pachistaegus de Lisle, 1967
锯锹属(Prosopocoilus Westwood, 1845)
拟鹿角锹属 (Pseudorhaetus Planet, 1899)
鹿角锹属 (Rhaetulus Westwood, 1871)
巨鹿锹属( Rhaetus Parry, 1864)
扁锹属 (Serrognathus Motschulsky, 1861)
多刺刀锹属( Sinodorcus Huang & Chen, 2013)
注:本文所涉及的刀锹族物种分类参考自“全球生物物种名录”官网,该名录由数百名全球分类学家维护,每月更新物种数据,以上分类不排除未来有调整。
以上各属包含物种最多的分别是锯锹属(Prosopocoilus)和大锹属(Dorcus),前者有131个物种,后者为130个物种,排名第三的小刀锹属( Falcicornis)有30个物种。
剩下各属中,有7个为单一物种属,一属一种,具体为:Dorcasoides属、Eulepidius属、Microlucanus属、Foraminis属、双钩锹属(Miwanus)、多刺刀锹属(Sinodorcus)、巨鹿锹属(Rhaetus)都是,其中 Dorcasoides 属已灭绝仅有化石;而双钩锹、多刺刀锹、巨鹿锹虽为一属一种,但相关物种都有2个或多个亚种。
下面就来详细看看这些较为冷门的单一物种属!
Dorcasoides属
†Dorcasoides Motschulsky, 1856:刀锹甲族中唯一已灭绝的属,其仅有 “Dorcasoides bilobus Motschulsky, 1856” 一种,该种目前仅发现有石化(注),未见有活虫;发表者表示其来自波罗的海琥珀,推测为新生代的第三个始新世时期,大约在 35-45 百万年前,体长约为12mm。
注:全球范围内目前发现的锹甲化石物种不少,涉及铠锹、大锹、深山锹、琉璃锹等不少属,后续有时间我们或许会整理下这方面的资料分享给大家。
文献中 Dorcasoides bilobus 的草绘图 (引用自文献)
Eulepidius 属
Eulepidius Westwood, 1874:本属仅有“Eulepidius luridus Westwood, 1874” 一种,分布于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北苏门答腊省、楠榜省)、婆罗洲(沙巴州克罗克山脉、西加里曼丹)等地区,栖息地海拔约1400m。
注:日本方面将本种称为“オオキバサビ”,个人学艺不精,不知道怎么翻此名。
Eulepidius luridus 锹甲成虫深棕色,体表刻点覆盖有黄白色绒毛,整体看起来呈浅棕色;雄虫大颚独特,中央强烈内弯成く字型,近基部呈三角形状齿突;前胸背板前角圆润,后方狭窄;六足胫节外缘无刺突;雌虫大颚作为不对称,左侧齿突呈分叉,右侧为三角形状。
图源:twitter@Vespa_tako
图源:twitter@Vespa_tako
小知识:种名“luridus”拉丁语含有淡黄色、浅黄色的含义。
孔锹属 Foraminis
孔锹属(Foraminis Nagai, 2010):为2010年新建,属名“Foraminis”表示“孔”的意思,本文这里暂称其为孔锹属,仅包含孔锈锹(Foraminis perforatus,注)一种,该种原为黑锈锹属物种(Gnaphaloryx perforatus)。
注:种名“perforatus”含有穿孔、穿透的含义,外加其体表特征,本文将此种称为孔锈锹。另,我国台湾地区出版的《鍬形蟲日記簿》将其称为“三牙锹”(见下图),只因本种头部中央有发达的头角这一特征。
孔锈锹
分布:马来半岛以及印尼苏门答腊和婆罗洲地区,栖息地海拔约1000~1400米,发生季约为每年的1~5月,雄虫最大体长约31.3mm。
外观:成虫全身灰褐色,覆盖有淡黄色的细小鳞片状毛,看起来形似生锈;头部和前胸背板的小圆孔大而浅,鞘翅上的穿孔更小、更深且更规则地分布。
图源:Dorcus1188
雄虫大颚细长左右不对称,端部分叉,近端部有不同大小的齿突,右颚齿突更接近端部;头部大,前缘内凹,两侧缘笔直近乎平行,头部中央有一枚发达的头角且端部略下弯曲;前胸背板前角圆润,侧边缘较直,基部边缘平直;鞘翅基本和前胸背板同宽;前足胫节外缘有5个刺突。
图源:Dorcus1188
微锹属 Microlucanus
微锹属(Microlucanus Bomans & Bartolozzi, 1993):1993年创建,属名“Microlucanus”中的“Micro”源自希腊语“μικρ?ς”(含有小的意思),再加后缀“lucanus”组成,本文这里暂称其为微锹属。本属仅有格林斯拉德微锹(Microlucanus greensladeae )一种。
小知识:种名“greensladeae”源自本种的收藏者,CSIRO(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昆虫学部访问学者佩内洛普·格林斯拉德(Penelope Greenslade)博士。
格林斯拉德微锹
分布:所罗门群岛,基准产地:瓜达尔卡纳尔岛,发生期可能集中于每年12月~来年5月,应为地栖物种,雄虫体长约7.8~11.4mm,雌虫约8.2~10.0mm。
外观:雄虫灰褐色,大颚粗短,表面扁平有密集刻点,端部尖锐略内弯,基部为双齿,之后为1~2个小齿突;头部密布粗大刻点,前角圆润;前胸背板表面刻点和头部相似,侧边缘为圆钝锯齿状;鞘翅呈褐色强烈凸出,表面光滑无刻点,有稀疏的金色短毛,沿边缘为红色的窄斑纹;前足胫节外缘有2-3小刺突,中后足胫节有2个刺突,跗节非常短。
图源:Showtaro Kakizoe
雌虫和雄虫类似,但大颚更短更内弯,且内缘中部只有一个双齿突,鞘翅顶端斜面较粗糙。
格林斯拉德微锹成虫无内翅,同时鞘翅端部具有两性形态特征:雄虫该区域光滑有光泽,而雌虫并没有这种情况。此外,雄虫鞘翅表面刻点有白色丝状分泌物,雌虫则没有。
双钩锹属 Miwanus
双钩锹属( Miwanus Huang & Chen, 2013):早前双钩锹曾归于锯锹属,《中华锹甲2》将其升级独立并创建双钩锹属。
本属包含双钩锹(Miwanus formosanus)一种,但该种有4个亚种,分别为:原名亚种(M.formosanus formosanus)、越南亚种(M.formosanus capricornus)、广东亚种(M.formosanus kishidai)、华中亚种(未定名种,Miwanus formosanus spp.incert)。
双钩锹原名亚种:分布于我国台湾全岛海拔500-1800m山区,有明显趋光性,属于小型,雄虫体长约19~39mm,雌虫约15~22mm。
成虫体色棕褐至黑褐,雄虫体型修长(但相对小于其他亚种),大颚短而细扁,端部有很强的内弯,腹面腿节颜色相对较暗,两端为黑色。
巨鹿锹属 Rhaetus
巨鹿锹属( Rhaetus Parry, 1864):仅巨鹿锹(也称金刚大鹿角锹,Rhaetus westwoodi )一种,含有两个亚种(原名亚种和独龙江亚种),属于大型锹甲,对本种感兴趣的虫友应该不在少数。
小知识:种名“westwoodi”源自英国昆虫学家约翰·奥巴迪亚·韦斯特伍德(John Obadiah Westwood,1805年~1893年)。
原名亚种(R.westwoodi westwoodi):分布我国西藏及印度北部、缅甸北部等地区,日本Bekuwa饲育纪录为94.1mm(2017年),野外纪录个体为97.1mm。
图源:Kuwakabudream
雄虫大颚基部有较大的内齿向斜下方突出,大颚上内齿较小,端部末梢有分叉,整个大颚呈现圆弧形弯曲,光泽度较强,前胸背板侧边缘左右不对称的个体较多。
图源:Kuwakabudream
独龙江亚种(R.westwoodi kazumiae):分布于云南西北地区(独龙江)及缅甸北部,体型小于原名亚种,Bekuwa饲育纪录87.3mm(2009)。
相比原名亚种,巨鹿锹独龙江亚种雄虫大颚有明显的大内齿,但基部内齿不发达(从背后可能看不到该内齿),大颚中央位置弯曲度较弱,端部末梢没有分叉情况,大颚光泽度也较弱。
多刺刀锹属 Sinodorcus
多刺刀锹属( Sinodorcus Huang & Chen, 2013):2013年出版的《中华锹甲2》新建多刺刀锹属,仅有多刺刀锹(Sinodorcus sawaii)一种,包含原名亚种和越南亚种。在新成立多刺刀锹属前,这两个物种归于刀锹/大锹属。
原名亚种(S.sawaii sawaii):分布于福建、浙江,雄虫大颚短且仅有一枚形状非常特殊的宽阔内齿,内缘光滑且圆凸,雌雄虫中后腿胫节有3~5枚刺突,小型雄虫可能仅有一个刺突。
越南亚种(S.sawaii norikoae):分布越南中部,其特征为雄虫大颚较短呈直线状,内齿形状宽阔独特,前缘凸起,头部有较大且密集的刻点,头盾呈长方形状态,雌雄虫体色均为黑色,前胸和鞘翅有较强的光泽感,但大型雄虫光泽感略差些。
后记
今天就先到这里!今年的虫季已经进入尾声,抓紧最后的时期哦!
参考文献
1、Bomans, H. E., & Bartolozzi, L. (1996). Description of Microlucanus greensladeae n.gen. n.sp. from the Solomon Islands and check-list of the stag beetle fauna of Bougainville and the Solomon Islands.
2、《中华锹甲2》
以上如有错误还望各位虫友指正,感谢阅读!
注:原创文章欢迎转载,标明出处即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