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口锯又锹名钳锹,主要产地为我国四川、云南以及西藏地区,雄虫细长约36~47mm,雌虫约为27~29mm。
钳口锯虫如其名,雄虫大颚犹如老虎钳一样,体色有光泽度。整体外观和印度的K.parryi及K.bulbosus相似,主要区别特征如下:头盾(唇基)呈单突状(K.parryi头盾当中凹陷呈双突起状),眼缘较K.bulbosus长;前胸背板后端凹陷比K.bulbosus更显著;头腹面的准下唇上缘处没有耳状突起。
钳口锯繁殖和饲育比较容易,繁殖和幼虫饲养可以只用发酵木屑,雌虫产量较大,通常能有产30~60的产卵量,幼虫饲育温度控制在20度左右(成虫饲养22~28度),幼虫期3~8个月,但幼虫期越久成虫就能越大。
注:钳口锯锹原归属于锯锹属,因此我国台湾也将其称史宾斯锯锹(Prosopocoilus spencei),《中华锹甲2》将该种调整为钳锹属,按原有锯锹分类,钳口锯锹有两个亚种,除原名亚种外,还有 ssp mandibularis 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