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虫社锹甲知识分享 东南亚的大型两点赤锯锹
作者:罗氏虫社 时间:2019-03-18
前言:上次聊了国内的两点赤锯锹亚种,今天我们再来说说分布于东南亚地区的两点赤锯锹,这一地区的两点赤锯锹亚种同样丰富,并且有着可以达到90mm的体型,妥妥的大型锯锹。
关于两点赤亚种
根据目前我们能查到的最新日本方面的资料,两点赤锯锹亚种(中日依旧有分歧)包括以下内容:
Prosopocoilus astacoides (Hope,1840)
Prosopocoilus astacoides blanchardi (Parry,1873)
Prosopocoilus astacoides castaneus (Hope et Westwood,1845)
Prosopocoilus astacoides dubernardi (Planet,1899)
Prosopocoilus astacoides kachinensis Bomans et Miyashita,1997
Prosopocoilus astacoides karubei Nagai,2000
Prosopocoilus astacoides mizunumai Fujita,2010
Prosopocoilus astacoides pallidipennis (Hope,1841)
以上亚种未列一未定名亚种(分布越南地区),这其中去除上次介绍的分布于中国的亚种以及任氏锯(此前日本方面将其算作两点赤亚种),剩下的还有4个亚种(不包括未定名亚种)。因此,我们今天介绍的就是这剩下的4个亚种。
注:以上如有错误,还望指出!
两点赤锯锹原名亚种(Prosopocoilus astacoides astacoides):
原名亚种,主要分布印度和孟加拉(按《中华锹甲2》为分类标准),雄虫最大特征是身体背面明亮的红棕色,大型雄虫大颚呈弓状弯曲,大颚基部附近仅有一枚大型内齿,比近端部的内齿显著更长更粗。
注:日本方面对于原名亚种的定义和《中华锹甲2》有分歧,主要是模式产地的分布范围,按照日本方面的大图鉴包含了不丹、尼泊尔等地区。
Bekuwa饲育记录:62.5mm
野生个体记录:66mm
这里就借用日本锹甲图鉴中的图,实在找不到生态照片,上图为印度下图为尼泊尔
两点赤锯越南亚种(Prosopocoilus astacoides karubei):
主要分布在越南南部地区,其外观有点类似爪哇亚种,特征是大颚从基部1/3开始弯曲,其大颚中部区域较直,黄色的鞘翅非常明亮有光泽,同时头部两个突起间距狭窄其较大。
Bekuwa饲育记录:67.4mm
野生个体记录:70mm
两点赤锯越南亚种
两点赤锯马来亚种(Prosopocoilus astacoides mizunumai):
又称水沼氏两点赤,也俗称红鹿/大象两点赤,其主要分布于马来西亚的金马仑高原,是两点赤锯锹中个体最大的亚种,雄虫极限个体可以达到90mm+(野外个体),通常超过70mm的个体,牙型特征就显现的比较明显,但牙型并非单一形态,不同个体牙型有些许变化。
大象两点赤大颚前部弯曲,大内齿基本处于大颚中间位置且向斜下方倾斜,但并非固定,个体差异较大,尤其是中型个体,基齿、中齿均有可能。雌虫体型较胖,整体看起来非常圆润,犹如一个椭圆。
大象两点赤繁殖简单,但是雄虫脾气较为暴躁,需要防止爆母,产房可以配置产卵木,发酵木屑压实也可,幼虫饲育可用发酵木屑或者下菌瓶,食材略偏湿有利于幼虫成长,2.5L饲养箱可以一杯到底。
Bekuwa饲育记录:79.1mm
野生个体记录:90mm
两点赤锯马来亚种(大象两点赤)
两点赤锯爪哇亚种(Prosopocoilus astacoides pallidipennis) :
主要分布于印尼爪哇岛,体型可以达到70mm,全身体色为鲜红色,因此也被虫友门称为爪哇血红两点赤。
雄虫大颚类似日本锯锹一样弯曲,从基部就开始,可能是两点赤中弯曲度最高的,其大颚内侧有黑色线条,犹如女孩化妆上眼影一般,看上去非常漂亮;大颚中央位置的一对大内齿,头部中央有两个尖锐突起。
雌虫前胸背板下缘为波浪状,后腿粗壮且胫节末端有两明显刺突,整体体色较深,腹部为黑色,身体浑圆,给人以矮胖的感觉!
爪哇两点赤繁殖较容易,放置产木或者直接压实木屑均可,繁殖温度最好控制在24~26度左右,如埋入产木,产卵在产木中居多。
Bekuwa饲育记录:71.4mm 野生记录:
野生个体记录:68mm
两点赤锯爪哇亚种
小结:或许是两点赤锯锹这个品种在国内过于常见了,很多虫友并不乐意饲养,其实个人觉得是挺好的入门锯锹品种。而东南亚的两点赤锯锹更不用多说,体型、体色、牙型都各有特点,如不愿意饲养国内品种,这些东南亚的品种绝对值得考虑。
以上如有错误之处还望各位虫友指正,感谢阅读!
End